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cD”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04 秒)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51/9/202519101259825.png)
夏季风北界作为东亚夏季风系统推进的最北位置,其年际波动影响的区域称为季风过渡带或者北界活动区,具有很强的生态和经济社会脆弱性。现有的季风北界定义多样,缺乏统一标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硕士生任子璇与导师陈文教授、王林副研究员、陈尚锋研究员和朴金玲副研究员选取了七个北界指数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利用Vine-copula方法重建指数以描述北界整体的活动特征,将指数分为降水、干旱指数、经向风和可降水...
全球变化被广泛认识到以地表气温和海洋变暖为主要特征,但是作为气候变化重要指标的全球土壤温度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张井勇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近期发表在《气候与环境研究》的论文基于广泛使用的ERA5-Land再分析数据发现最近几十年全球土壤温度正在加速变暖,2000-2023年的年平均变暖速率超过1980-1999年变暖速率的2倍,研究结果对更好理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2/15/20241215143650250.png)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简称ENSO)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信号,能够显著影响全球天气气候状态。2000年以来,ENSO预测一直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例如传统的次表层海洋信号超前指示作用迅速减弱,各个预测模式的预测技巧明显下滑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曹庭伟、郑飞研究员及合作者们从多维度探讨了热带太平洋春季大气风场信号对ENSO后续演变的促发机制,相关成果最新发表在《Clima...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411/6/20241169168525.png)
我国春季降水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较强的降水年际变化严重影响该区域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华南春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对提升我国季节性气候预测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3373642.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41651109.jp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41832196.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42210984.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43525609.jpg)
CD: 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季节预报研究进展(图)
东亚季风区 夏季降水 季节预报
2023/2/13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10/28/20221028122711506.jpg)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CD: 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季节预报研究进展(图)
东亚季风 夏季降水季节 天气气候
2022/10/28
有效提升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季节预测,将在最大程度上预防大范围的旱涝灾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受不同尺度天气气候系统复杂交互作用的影响,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季节预测技巧的改进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51528536.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51753357.jpg)
CD: 东亚夏季风撤退的气候态特征分析(图)
东亚 夏季风撤退 气候态
2023/2/13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32/13/2023213154220307.png)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9/5/20229511932158.png)
随着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由于地形复杂和模式局限,合理再现东亚夏季风气候态和年际变率仍是挑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中心陈文研究员团队利用CMIP5和CMIP6模式资料,对比分析了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研究表明,相较于CMIP5模式,CMIP6能更合理地再现东亚夏季风的气候态低层环流场,对气候态季风雨带的模拟也有所改...
![](http://www.firstlight.cn/upload/imgfile/20228/7/202287103332447.png)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夏季气候异常及相关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预计未来灾害影响与风险将更趋严重。但是,东亚夏季气候预测仍面临重大科学挑战,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