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化学分离工程 石墨烯”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高模量高导热石墨烯纤维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石墨烯纤维 结晶 结构
2024/8/27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90030)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复合流场湿法纺丝”方法,纺丝的同时,引入径向的旋转流场,使原本径向无序分布的氧化石墨烯基元有序化排列,形成了同心圆的液晶织构,经过干燥和高温石墨化后处理,大幅增大纤维中晶区的三维尺寸,同时实现了纤维的超高模量和超高导热性能,杨氏模量达901 GPa,导热率达1660 W/mK。相关成...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高结晶石墨烯宏观体研究获进展(图)
合肥 高结晶石墨烯 光学性能 二维碳材料
2023/7/12
2023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振洋团队在高结晶石墨烯宏观体的共价生长及其电学行为调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石墨烯是具有优异力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的二维碳材料。石墨烯的高效制备与宏观组装对其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石墨烯宏观体的常规制备方法如液相自组装、3D打印和催化模板法等,仅能实现石墨烯片层间的非共价弱相互作用连接,导致石墨烯晶体结构的不连续,成为限...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构建垂直通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重离子束 氧化石墨烯膜 分离纯化
2023/8/13
2023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离纯化技术》(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杂志上。

离子液体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图)
离子液体 氧化 石墨烯 表面吸附密度
2022/5/24

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领域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维分离膜层间距的精确调控是提高其水通量与截留效率的关键,而插层法是最为有效的调控方法。迄今,高性能纳米级插层剂的开发与应用仍是巨大的挑战,目前最为常用的硬物质插层剂(如碳纳米管、TiO2和SiO2纳米颗粒等)分散性较差,且易破坏二维膜的有序层状结构,造成亚纳米尺寸离子的快速穿透;一些小分子插层剂如乙二胺或金属离子易与膜层形成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长期聚焦于纳孔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最近,他们将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过程进行扩展,发展出了一种直接从石墨到纳孔石墨烯的一步合成新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811579832.8),实现了纳孔石墨烯的简单、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一步合成。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杨倩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氧化石墨烯的高通量分离膜(图)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生 杨倩 Nature Materials 氧化石墨烯 高通量分离膜
2017/11/24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Ultrathingraphene-based membrane with precise molecular sieving and ultrafast solventpermea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GO)的高通量分子分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