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叶片”相关记录1035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叶片气孔和光合性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共同调控机制(图)
光合 利用 气候 生态系统
2024/9/19
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植物在光合碳同化和水分散失之间的权衡,是评估植物对不同气候条件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叶片气孔作为同时调控二氧化碳(CO2)和水汽交换的通道,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叶片光合性状会影响叶片内部CO2的同化速率,进而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叶片气孔和光合性状如何共同影响气候梯度上不同森林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物种间的差异。
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叶片性状网络向高模块化转变(图)
亚热带 森林 演替 叶片 性状网络 高模块化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8/30
光合作用是作物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光合叶片中的无机磷(Pi)作为ATP合成原料并参与光合蛋白调控以及磷酸丙糖(TP)等光合产物周转,叶片中其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光合作用高效运转的限制因素。实际上,田间光合作用的磷限制常发生在抽穗灌浆阶段、需要光合作用高效运转的时期。 叶片(源)与种子(库)之间的Pi分配对作物籽粒灌浆有重要影响,然而,Pi在源库之间如何分配调控及其对叶片光合效率的影响尚需解析,...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阴香叶片精油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
广东省林科院 阴香叶片 精油含量 快速检测方法
2024/5/23
研究揭示水稻叶片瞬时淀粉合成调控新机制(图)
水稻叶片 瞬时淀粉 胚乳储藏淀粉 生物合成机制
2024/5/24
淀粉是水稻籽粒中的主要储藏物质。除籽粒胚乳中有大量储藏淀粉以外,叶片和茎鞘中也有很多淀粉。
选择性扫描和GWAS为青杨叶片适应性变异提供见解(图)
选择性扫描 GWAS 青杨叶片 适应性变异
2024/5/11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叶片大小和单株产量调控取得新进展(图)
黄瓜 叶片大小 单株产量 调控机制
2024/5/21
在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多种多样,是构成缤纷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类的可靠特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形态与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密切相关。黄瓜典型的叶片为掌状,是黄瓜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影响着黄瓜的种植密度和产量等,但目前关于黄瓜叶片大小调控机制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之前的研究表明,R2R3-MYB转录因子RAX/Blind在调控...
江西农业大学专利:一种南酸枣叶片采样装置
江西农业大学 南酸枣叶片 采样装置
2024/4/3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南酸枣叶片采样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腔中通过横向隔板分隔成收容腔以及保鲜腔,收容腔内通过纵向隔板分隔为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侧壁分别设置有取出组件;剪叶机构,剪叶机构包括条形孔,条形孔开设在第二收容腔顶面,条形孔一侧内壁固接有固定刀,条形孔远离固定刀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移动腔,移动腔内设置有活动刀,活动刀朝向或背离固定刀移动;打孔机构,打孔机构开设在第一收容腔...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叶创新团队龚春梅教授课题组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CsREV-CsTCP4-CsVND7 module shapes xylem patterns differentially between stem and leaf to enhance tea plant tolerance to drought”的研究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研究...
华南植物园揭示豆科和非豆科人工林叶片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指示土壤氮动态的差异(图)
同位素 土壤氮 生态系统
2024/5/20
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δ15N)被广泛用于指示生态系统氮循环特性。豆科树种在全球森林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具有共生固氮能力,豆科森林15N丰度受固氮过程中氮气(δ15N=0‰)的影响,其15N模式以及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指示作用可能与非豆科森林存在差异。然而,目前有关两类森林叶片δ15N对土壤氮循环指示作用的差异性以及其对养分有效性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郑棉海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豆科和非豆科人工林叶片氮稳定同位素自然丰度指示土壤氮动态的差异。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发现弱蓝光诱导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
弱蓝光诱导 叶片衰老 分子机制
2024/4/1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发现了弱蓝光遮荫信号诱导大豆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创制了具有抗叶片衰老特性的耐荫突变体,为培育耐密高产大豆新品种提供了育种新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