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药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药理学相关记录194条 . 查询时间(1.934 秒)
近日,研究生院根据《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沈农大研究〔2021〕29号),经个人申报、校外盲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推荐、学校专家小组评审等环节,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0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32篇。我院4名博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名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评校优秀专业学位...
灵芝是药用真菌。赤芝和紫芝的干燥子实体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为灵芝的正品。多糖成分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抗糖尿病和蘑菇毒解毒等药理活性。然而,在化学合成中,如何高效制备长的、分支的和复杂的灵芝多糖依然是挑战。
张文姬,博士,副研究员,院青年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源药物药理的研究工作。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地市级项目共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20篇,总IF>100,单篇最高IF=11.077。
向阳课题组前期发现野菊花提取物可以防治紫外损伤导致的皮肤光老化,进一步发现野菊花提取物可以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并发现野菊花内酯为其重要有效成份。野菊花内酯(Handelin)可以维持老年线虫肌肉结构完整性并改善其运动功能(Biogerontology 2022)。在本研究中,团队进一步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肌肉萎缩模型及自然衰老小鼠肌少症模型探索野菊花内酯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发现其可以增加肌肉质量、...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NTB)是蒺藜科(Zygophyllceae)白刺属(Nitraria)的一种落叶灌木,为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有很高的经济、生态和药用价值。传统医药典籍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具有降血糖活性,但其降血糖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学科组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木通属(Akebia Decne.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根、藤茎、叶、种子、果实皆可入药,具有消炎解毒、除湿镇痛、清心除烦、通经下乳之功效。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木通属植物还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衰老、抗抑郁、抗肥胖等作用。除此之外,木通属果实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其果肉不仅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元素、Vc、多糖、多酚、黄酮以及17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古老、最大的科之一,是一个高度进化而复杂的科,全科约800属两万余种,分布域广泛,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全球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按照生态习性,兰科植物主要分为地生、附生或腐生三类,对应的药用兰科植物有白及、石斛、天麻等。由于特殊的生理生境,兰科药用植物在块茎、茎或假鳞茎等部位富含...
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古老、最大的科之一,是一个高度进化而复杂的科,全科约800属两万余种,分布域广泛,具有极高的药用、观赏和科研价值。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全球兰科植物分布中心之一。按照生态习性,兰科植物主要分为地生、附生或腐生三类,对应的药用兰科植物有白及、石斛、天麻等。由于特殊的生理生境,兰科药用植物在块茎、茎或假鳞茎等部位富含...
围绕干旱区特色植物开展新颖结构的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是新疆理化所民族药研究创新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两年来,该团队对新疆伊犁绢蒿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倍半萜类化合物18个,其中罕见的5/5/4三环结构的新骨架倍半萜1个 (1),罕见的6/7含氧杂环骨架的降倍半萜1个 (2),新倍半萜10个 (3-12)和已知倍半萜6个 (13-18) (图1)。通过紫外、红外...
杨秋娥,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耐药细菌的适应性代价和进化等方向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子任务1项,福建省面上基金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7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 ISME Journal, FEMS microbiology r...
2022年9月28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武汉植物园药用植物资源学科组“巫山淫羊藿及其易混物种的EST-SSR分子鉴定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910434725.4,发明人:张燕君,于东悦,梁琼,王瑛,杨路路。
2022年9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课题组揭示了茉莉酸甲酯提高食药用百合生物活性的机制,开发了一种提高食药用百合功能性成分的方法。相关研究内容“Postharvest methyl jasmonate treatment enhanced biological activity by promoting phenylpropanoid metabolic pathways in ...
2022年7月25日,巨鹿县委副书记檀志辉、副县长李兵、河北以岭药业中药材总监吴相周一行莅临河北省科学院,围绕巨鹿金银花品质提升及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对接交流。院党组书记刘春成、副院长张德强出席座谈会。
2022年7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2021年度工作表彰会顺利召开。
2022年5月28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药学院、蒲公英共同承办的中药产品开发与培育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2届植物与健康滨海论坛于线上举行。论坛通过蒲公英视频号及蒲公英旗下药视网平台进行了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超过九千人次的中药研发和生产的业内专家和学者在线分享了这一学术与产业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